周末的清晨,厨房飘着焦香,掀开电饼铛的瞬间,金黄的饼皮“滋滋”作响,咬开时糖馅慢慢渗出来——这样的场景,是不是像极了小时候妈妈灶台前的模样?红糖烧饼,看似普通的家常点心,却藏着最朴素的幸福。有人说它是“穷人的甜点”,可那外酥里软的口感、甜而不腻的糖馅,哪点输给了高级甜品?今天就来聊聊这道“厨房小白也能一次成功”的红糖烧饼,做法、秘诀、回忆,全都掏给你。
二、从揉面到出锅:手把手教你复刻记忆里的味道
先说说材料,真的简单到让人惊喜。
普通中筋面粉300克是基础,酵母粉3克(如果想省时间,也可以用开水烫面代替发酵),35度左右的温水175克(温度别太高,不然会杀死酵母)。糖馅更省事:3勺红糖、2勺面粉,混合均匀就行——加面粉是为了防止糖馅遇热流得到处都是,新手一定要记住这步!
油酥的小细节别忽略:1勺面粉、2勺食用油、少量盐,调成稀稀的糊状,刷在面片上能让饼分层更明显,咬开时“酥”的感觉更足。
再讲揉面。如果用酵母发酵,面要揉成团后醒20分钟,醒面的时间刚好准备糖馅和油酥。面团醒好后,擀成大面片,刷一层油酥,卷起来切成均等的面剂,收口捏紧——这一步是关键,不然烤的时候油酥会漏,饼就不酥了。
展开剩余72%如果想更快,试试不发面版本:用240克80度左右的开水烫300克面粉,筷子搅成絮状后揉成团,不用等发酵,直接擀片刷油酥,卷切后包馅。两种方法各有优势,发酵的更松软,烫面的更快捷,看你时间紧不紧。
包馅的手法要“稳”。面剂压扁后擀薄,中间厚边缘薄,像包包子一样把糖馅裹进去,收口捏紧再按扁——糖馅别放太多,不然一擀就漏。电饼铛预热刷油,饼放进去后表面再刷层油,锁住水分。两面烙到焦黄,按压能回弹,就可以出锅了。
偷偷告诉你几个加分项:糖馅里加把熟芝麻,香得能飘出三条街;或者碾碎点花生碎混进去,咬起来有颗粒感更丰富。凉了的饼别直接扔,微波炉转10秒,外皮又脆了,糖馅还能微微融化,和刚出锅差不多。
三、咬开的不只是饼,是藏在面香里的温暖
前几天和邻居张阿姨聊天,她说现在超市里什么点心都有,可孙子就爱吃她做的红糖烧饼。“外面买的太甜,馅是死的,我这饼一咬,糖慢慢化,娃说像在嘴里‘吃糖霜’。” 张阿姨的话让我突然懂了:红糖烧饼的魅力,从来不在多精致,而在“手作”里的温度。
小时候总嫌妈妈唠叨,现在自己站在灶台前,才明白揉面时的耐心、包馅时的小心,都是藏在面粉里的爱。记得有次加班到深夜,回家看见桌上留着一块用保鲜膜包好的红糖烧饼,还温着——那是妈妈下午特意给我做的,怕凉了不好吃,特意热了又热。
现在自己做饼,总爱多做几个,给邻居送两块,给同事带两块。大家咬开第一口时眼睛发亮的样子,比饼本身还甜。有人说“美食是治愈生活的良药”,我看这红糖烧饼,就是那味最温和的药,不刺激,却能暖到心里。
四、厨房新挑战:你的红糖烧饼,打算什么时候下锅?
最近刷社交平台,发现好多人都在晒“家庭手工点心”:有做枣泥酥的,有做南瓜饼的,可点赞最高的,还是那盘金灿灿的红糖烧饼。评论区里,有人说“跟着学了,娃一口气吃了三个”,有人说“妈妈尝了说比她做的还香”,还有人晒出和妈妈一起揉面的照片,配文“原来她当年揉面这么累”。
你有多久没在厨房“浪费”时间了?不是为了发朋友圈,就是单纯想给爱的人做点好吃的。周末的早上,把面粉、红糖拿出来,和孩子一起揉面、包馅,看他举着沾满面粉的小手喊“妈妈你看”,看爸爸咬着饼说“这糖馅真足”——这样的时光,比任何网红点心都珍贵。
最后想问问你:最近有没有特别想复刻的“老味道”?是奶奶的糖糕,还是爸爸的油饼?如果还没想好,不如就从这道红糖烧饼开始吧。揉面时哼首歌,烙饼时看会云,出锅时喊一嗓子“开吃啦”——生活的甜,不就藏在这些琐碎里吗?
下周末的早餐,你的厨房,会飘起红糖烧饼的香吗?
邮箱:admin@icxsoft.com
发布于:贵州省盛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