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是一株来自北国的银杏,传说朱元璋把我种在了福州九峰镇国禅寺(也称九峰寺)。我已历经数百个春秋,今天我要用自己的年轮,讲述一个关于法治守护的故事。
我的皮肤皲裂,枝干像伸向天空的掌纹。每年霜降之后,我会把所有叶子染成金色,为这座始建于唐代的千年古刹添彩。
随着年轮一圈圈增加,我渐渐变得老迈,精气神悄然流失。去年夏天,有人在我身旁徘徊道:“土壤板结严重,根系呼吸和营养供给不畅;寄生植物和白蚁让树干变薄弱,影响抗风雨能力……”原来,这几位“树木医生”是响应法规的号召而来。新修订的《福州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》去年开始实施,明确要求建立定期巡查养护机制。
今年初的一个清晨,地围2米的我接受复壮“手术”——困住根部的石板被搬开,加入了壮根菌的温软有机土替换了板结的硬土,土里还埋了两根透气管,我顿时呼吸顺畅了!“树木医生”说,考虑到我是北方树种,难以适应南方多雨水天气,他们还在我根部周围挖了一条排水沟。今年8月10日,晋安区又在我身旁立了一面宣传牌,公开举报电话和管护责任人,并将《福州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》中的禁止条款列出来,让我有了满满的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。
我的孪生兄弟站在我对面,他的体检结果没比我好多少,听说福州市林业局绿化工作办公室为我俩治病花了10万元,还为我们买了保险。他比我爱凑热闹,他身旁有一面“我在九峰镇国禅寺为您祈福”的网红牌子。每当11月满树金黄,游客与我们合影时,他总会多抖落几片叶子当作礼物。清代福州诗人魏杰曾在《九峰寺》这本书中为我们写下“双株银杏已千年,枯木生根佛殿前”的诗句,这些文字成了我们最值得骄傲的传记。
展开剩余68%我们的邻居黄金桂也生病了,而且在病危中,她总是羞怯地站在观音殿前。我们2015年就被挂牌保护了,但她因为尚未找到能考证她年龄的文献记载,目前还没有古树名木身份证。她的树干形如观音的“千手”,每年中秋她都会用全部力气开出满树桂花,形成“千手拈花”的盛景,让整座山浸在蜜香里。
但去年秋天起,她的花明显变少了,叶子也发黄掉落。
人们听到了她的哭泣。今年6月,《福州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》执法检查组来到现场,人大代表说“不论是否挂牌,只要具有保护价值,都要应保尽保”。不久后,林业专家带来工人,为她去除被病虫害侵蚀的烂根,推掉了堆坡,让她缓了口气。他们还开挖了两道深槽,让她的根部脱离积水严重的境地。为了让雨水不再伤到她,人们还为她做了“包裙”,并安装喷淋系统为她降温。这些举措暂时稳住了她的病情,现在截枝处已长出新叶。
执法检查组还对寺院僧人们说,你们是古树名木保护第一责任人,身上承担着法律责任。现在每天清晨,僧人们都会提着水桶为我们逐棵浇水。
前几天,听说强台风要来,“树木医生”又来现场问诊,为我们搭建了临时的遮雨和加固设施。他们说,市人大常委会开展《福州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》执法检查后作出审议意见,要求建立“一树一策”保护机制,这些都是市林业局、晋安区落实执法检查审议意见,为我们量身定制的保护措施。
我还听到“树木医生”嘱咐寺院僧人:“这是福州较老的银杏,在生态、人文、历史和科研方面都有保护价值。法规规定三级保护是一年一巡,我们要加大巡护频次,做到一月一巡,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。”黄金桂那边也传出好消息,“树木医生”说新根还没长出来,抢救不能停,近期要请省里专家再来评估会诊。我要说的是,谢谢你们让我们有了新活力!
秋日阳光穿过我的枝丫,在青石板上洒下斑驳光影。再过一个多月,就会有许多穿汉服的姑娘来到树下转圈,裙摆扫起金色银杏叶,她们还会笑着抱我。也许她们不知道,金色美景背后,是法治力量在默默支撑。
我见证过清代的诗篇,如今沐浴着法治甘霖。当金黄叶子再次铺满寺院台阶,我深知这不是凋零,而是生命与文明的双重年轮在福州中轴线上又刻下美好的一圈。
市绿化办执法人员与树木复壮公司专业人员为古银杏会诊
记者手记
法治守护常青树
古树名木,被誉为“活文物”。今年,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提到了福州榕树的故事。市人大常委会开展《福州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》执法检查,正是依法保护古树名木的生动实践。
从九峰寺古银杏的“一树一策”精准复壮,到创新“司法+保险+社会”多元保护模式,《福州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》提出的创新理念从纸上落到了地上,福州以法治硬约束筑牢古树保护根基,让一大批古树重焕生机。
执法检查报告要求常态化补充调查、动态更新古树名木数据库,明年起我市将开展十年一次的新一轮古树名木普查,将为古树保护提供更精准的科学支撑。
古树年轮镌刻文明记忆,法治力量守护绿色瑰宝。古树与城市共生,福州不断续写新篇章。未来,榕城将继续以法治之力守护每一株“活文物”,让绿色永驻人间。
福州日报 李白蕾
发布于:北京市盛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